百年的遺傳學反思
2019-09-22

2008年本校承辦世界女科學家會議,邀請科學史權威凱勒(Evelyn Fox Keller)擔任開幕主講,從另類角度對古典遺傳學致敬。凱勒所研究的1983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麥克琳托克(Barbara McClintock, 1902-1992)因為其研究的前瞻性,很長一段時間不被同行所理解,被稱為「另類的遺傳學家」。而凱勒的《玉米田裡的先知》以科技與性別研究的慧眼,掌握這位科學家對生命的理解與好奇,令人動容。
遺傳學百餘年來的進展,不時有像麥克琳托克與孟德爾這樣的孤獨的先行者。從孟德爾的碗豆雜交實驗、麥克琳托克的玉米粒籽實驗,與赫胥(Alfred Hershey)和蔡斯(Martha Chase)以T2嗜菌體做的果汁機實驗,都在沒有精密技術及設備的環境下窺見生命之奧秘。她提醒我們過度集中基因體,「見樹不見林」取向的反省,呼籲回歸現場,省察生命的複雜與互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