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揚棄傳統生物學教授方式,讓學生有機會充分發展自身潛力,周成功在大一普通生物學設計全新課程,開設「生物學特論」,從演化觀點出發開展系列主題。課程由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的大哉問「生命是什麼?」破題,上下學期共24個主題。本課程開放全校,從問題引導、反思、討論等去建構學生對生物世界的認識。

2018年腦科學研究所蔡金吾團隊利用跳躍基因(transposon)發展新的基因篩選方法,成功找出30多個可能造成大腦發育疾病的基因,奠定後續研究的基礎,獲刊登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1980年代台灣分子生物學開始萌芽的時代,以陳文盛、周成功為首的遺傳所老師為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術交流環境,籌辦溪頭杉林溪的分子生物夏令營,於1985年舉辦,吸引49人參加,包括17位老師及32位學生及助理。第二屆參加人數成長了幾乎一倍,之後幾屆更超過百餘位。直到1995年,為放寬視野,做更寬廣的交流,方更名生物夏令營。

1999年12月本校生命科學院、醫學院與台北榮總教研部組成基因體定序團隊,選定與肝癌發生有關的人類第四號染色體兩億個鹼基中的一千萬個鹼基進行序列,於次2000年5月宣告第四號染色體千萬鹼基定序的完成。這項工作容錯率小於千分之一,由榮陽團隊10多位教授、40多位助理共同完成,為未來疾病解碼的重要關鍵資料。

© 2019 國立陽明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